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定祥在第六届广电行业趋势年会专题报告环节中演讲《三网融合态势和广电三网协同发展的思考》
由中国有线、中广传播、南方传媒、东方有线、BIRTV组委会、DVB+OTT融合创新论坛主办,由中广互联、东方有线承办的第六届广电行业趋势年会暨第二届DVB+OTT融合创新论坛年会于12月12日在上海大华虹桥假日酒店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大电视 大数据 大生态下广电发展与转型之路”。
在第六届广电行业趋势年会专题报告环节,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定祥表示,三网虽然各自有自己的优势,有着自己的发展偏好,或者有一个方面是它特别强的,但是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要去做。如果能够均衡发展,不仅仅局限地面、卫星和有线,未来还会组合出很多业务状态。
图为: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定祥
以下为演讲实录:
前面听了很多关于技术和运营的观点,我也很赞赏,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很长时间,很多时间会碰到很多困惑,技术模式一大堆、商业模式一大堆,无从入手。作为一个企业,运营的时候经常思考应该怎么考虑问题,今天要聊的也是我的一些考虑。
三网融合的趋势大家也知道,大家都在说大数据,我的大数据和大家的概念不一样,我的是比较大的数据,不是大量的数据。刚才也有专家说数据在哪里,如果跟大家交流的话数据相对准确一点就好,就是引自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府统计公报,这些数据是相对比较可靠的,2013年的数据要等到2014年才能出来。如果是2%的平均数字来看,我们从家庭的用户数,旁边是看居民户数有多少,大概是4.3亿左右,宽带用户和我们视频有关。这是2012年7月19号的互联网统计调研,实际上和政府发布的数据是一致的,但是其中有一点,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移动用户的数量,手机网民是3.88亿,电脑网民是3.8亿。原来无线的模拟时代很多都不收费,到了有线电视我们有过实实在在的统计,到了2013年很多已经在报道了,那个数据可能会发得比较多一点,城镇人口是52%,有线用户是50%,有线电视用户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同时可以看出有线电视技术在城镇人口发展当中是比较好的。这里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还有50%在哪里需要我们去发掘。数字电视用户是1.4亿,前两天看到已经到了1.6亿,发展也是非常快的。
我们在三网融合当中处在什么位置?这里列了一张表,大家可以看一看。从全国人均拥有量来看,电信的手机加上移动终端已经超过了全国的人数,互联网在28.1%,广播电视就是15.8%,这里指的是有线电视,原来无线是不统计的,从运营的角度来说用户到底能管控多少,怎么给他提供服务。有些人说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很悲观?是不是马上要灭亡了?我们虽然能够看到电信发展了这么多用户,理论上我们也能发展这么多用户,但是空间还很大,需要我们去努力。为什么今天我们会变成这样?我们也从一些资料上面查找,1996年开始有过这样一个数据,1996年刚刚开始发展有线电视的时候大概是8000万的用户,有线电视是6000万用户,那个时候有线电视收入是60个亿,电话是500个亿。2012年虽然我们也在发展,但是我们和他们的距离拉开了。16年间我们的用户发展了3.3倍,收入是8.3倍,电信是12.5倍,收入是20倍,不仅仅是搞通讯,还在很多增值业务方面做了工作,我想把这些数据罗列起来,我们有个目标,今后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空间可以去发展。
广电和电信在技术层面上应该是差不多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我感觉可能是在机制体制上面存在不同,电信是一种市场化,基本上处于一种内部竞争的姿态,广电基本上是一种计划状态,不鼓励竞争,打得不亦乐乎,就是在这种竞争当中慢慢强壮起来。从我们这边来看,我也把几个逗号点出来了。无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因为当初卫星电视发展得太快进行了很多调控,国家级的IPTV好像没有,你应该装到它的下面,这是一种计划状态。是不是因为这些折腾影响了我们的发展?
我们把这样的网络比作一个饼,从刚才的数据来看差不多就是1/3左右的划分,但是从互联网来说电信做了通讯业务以后不满足于做互联网业务,绝大多数互联网业务都在它的业务范围里面,就变成了这样一个态势,看上去很吓人,它是一个大嘴巴,我们是一个小饼,好像要咬破一样,业务上面我们确实只有这么一点份额。
我们把自己广播电视比作一个蛋糕,用三种技术手段作为三个顶点,有线电视这个顶点应该是占了70%-80%的江山,卫星电视和地面电视比较弱,不管怎么样,我们把它比作一个蛋糕里面占的两三个点,剩余的部分也有很多机会,会有其它方面入侵,比如手机电视,比如IPTV,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拥有这么大的榕建,如果我们不去满足它,不去填饱它就会有很多技术进来。这些技术其实并没有说这个是广电的技术,那个是电信的技术,我们发展的时候要思考,市场在发生变化,这些技术是不是成熟?成熟的话我们该不该去用?有没有业务的前景?就是从战略层面上要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个发展起来了,我们把市场占满了,占有的空间就比较好,现在IPTV发展很快,反思一下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事情。后面就是广电的融合趋势,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就把它一笔带过。广电总局很好,也有研究所做了很多研究,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有线电视在密集人口有50%的地区是城镇人口,无线电视是解决人口松散的覆盖,这是一个静态的考虑。我们来看这些技术手段的利弊到底在哪里,有线电视在地区发展迅速,可以传输的节目很多,符合现在的个性化需求和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但是它有一个比较不好的方面,就是不能联网,很难在大范围的区域发展,刚才看到了国家的统计,城镇以外的乡村还有50%的空缺。无线电视国家也在提倡发展,标准出来以后今年也下发了一个文,各个地方制定发展的规划,算是内部的一个启动,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发展得还是比较慢,因为无线电视要去发展受到很多资源的约束,也受到很多政策的控制,发展的时候要得到很多国家的Liscense,今年年初发了通知,计划三年之内把上海的模拟电视转化成数字电视,总局也批准了,但是今年要转换频道再次打报告,到现在为止报告还没有批下来,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一些困境。无线电视数字化以后频率就会多样化,也会满足一些需求或者有线到不了的地方,卫星覆盖的面很大,同时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卫星节目要是全国性的。
关起门来看看广电三网到底可以做些什么东西。虽然各自有自己的优势,有着自己的发展偏好,或者有一个方面是它特别强的,后面会谈到虽然有各自的优势,但是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要去做的,如果我们能够均衡发展,不仅仅是地面、卫星和有线,还会组合出很多业务状态。
最后想用我们的发展状态作为一个总结。首先是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提升原来的性能,我主张三个网要共同发展,不要偏颇,刚才是说有线电视在这几年的规模非常大,总局抓得非常严,但是量和手段还是相对薄弱,统计数据都不敢放上去,卫星上天了,理论上四亿用户都能盖到,现在也就是几千万户,量还是非常小。这和整个政府的推动或者政策的导向有非常大的关联。原来我做介绍的时候会把案例拿出来,包括无线发生的竞争,今天就不展开了,所以它不鼓励竞争。还是要提倡相互竞争,相互竞争的状态下进入一个竞争合作的状态。先进技术提升性能方面就不展开了,通讯数字化以后它的活力增大,它在数字状态下业务扩展得非常快,业务的形态发展得非常多,对于广电来说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比如广播电视数字化以后移动、手持、交互、高清、3D,如果没有数字化的话这些业务不可想象,现在这些都在实现,后面还可以创造更多的业务,业务的适应范围也更强了,我们也做了一些业务的探索。刚才讲到从整个技术的层面来说,地面电视上的频率资源非常可贵,如果你的应用量太少就很难去做业务,有线电视发展到今天虽然带宽非常宽,也碰到了很多业务的需求非常大,能不能在数字化的过程当中技术在不断地提升,我们看到一个8兆带宽和有线电视,DVB已经可以达到80兆的带宽,同样的8兆带宽,它的放大量是非常大的,对于我们来说资源放大了,业务更灵活。原来地面电视的8兆带宽,基本上在32兆左右的数据量,DVB2已经可以做到40兆,当然,地面电视比较复杂,环境比较恶劣,上海的很多高校在做研究,今后会有很多的发展。这样我们就承载了更多的业务,如果放大到32兆的带宽,业务形态就会更多。业务的自身发展整个产业链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当初也有人提倡用H.264,现在是用2.5,当初我们做过跟踪和研究,对于我们业务的考虑会带来一个未知的结果,对于运营商的应用会有一些担心。同样国内的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也是把AVS这样一项技术带进来用让研发不断完善。原来AVS可以搜一套节目,现在可以搜两套,将来是不是可以搜四套?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而且比较成熟的我们把它用起来带动我们业务穆德发展。
实际上到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在我们的三网里面各种传输技术的融合提升了发展潜力,稍候会有一些发展应用介绍给大家。有线加卫星这个东西大家应该很熟悉了,通常有线转播很多信号来自于卫星,有线加上地面方面我们做过一些实验,也是有我们的一点考虑,同时还有就是地面加上卫星的发展。为什么要去做这个实验呢?现在的技术到底有没有可能性?欧洲的DVBCTS当初的年代不一样,技术是不能融合的,我们在技术上做了跟踪,觉得它是一种趋同的形式。我们也在和很多终端厂商在聊,他们希望做的是一个大制造的概念,最好做一个终端什么业务都能适应,如果在行业内分成,大家的发展当中也碰到过很多困惑,中间件和接受机不一样,大制造变成了小制造,终端厂商也不愿意跟你玩,或者要定制才能跟你做,这些都是一些困惑,如果这个技术能够融合统一,今天我已经看到很多芯片在做这样的融合,对于今后的大制造都是有好处的,产业链上要相辅相成,如果有很便宜的方式推广对于我们也是非常有利。如果能够在终端上融合的话对于我们的产品会非常方便,今后就会变成像买电视机一样,并不需要拿过来推广下去,我们希望未来这项技术能够出现,业务手段上我们可以做很多扩展。
三网共同发展方面国内是重地面轻卫星,对于发展的认知程度,原来是从事业单位慢慢变成企业,企业思考的问题和政府思考的问题不一样,如果电信当初还是一家垄断的话今天跟我们的落差不会有这么大,今天的落差这么大是内部引起的,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竞争原则非常重要,如果行业内部先能相互竞争,把自己壮大以后再跟行业外部进行合作,这样也许对我们的发展会更有利。我是建议三网共同发展,因为我们有三个技术手段,扔掉两个实在可惜。另外就是要学会竞争,原来是不竞争的状态,运营商往往也有一种不合作的状态,我就是老大,这种状态下你自己不会强大,也不会有竞争能力。我们想要鼓励相互竞争,需要提倡行业内部有竞争能力,毕竟上面有工信部,虽然下面有竞争,但还是协调得蛮好的,也在做评议的工作,让它内部形成一种竞争的状态,今后管理和业务的发展也容易了,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还是一个同质的业务,而且能够发展得这么快,我们毕竟还有50%空在那里。如果能够形成竞争能力再和人家打,今后跨行业地合作。并不是说内部竞争了就把自己封闭起来,跨行业的合作自己会做得更大更强。
最后汇报上海无线广播电视的发展情况。奥运会期间有两套高清节目,我们也在自发地研究一些业务,做得非常顺利,就是用数字无线技术做了公交移动,做了地铁电视,做了楼宇电视,业务形态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技术上面我们做了第二代,国内的技术不成熟,但是我们用了一些欧标先把业务起来了,刚才王博士也说看到国内的一些技术非常成熟,比如地面电视的标准,双国标的技术都在这个地方展开。原来我们拥有业务的模拟电视评点,我们已经报告上去了,计划在三年内把六个评点换成数字,本来计划今年完成一个,明年完成两个,后年完成三个,今年已经到了12月底,我们的报告上去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批复。数字化以后我们到底可以做什么?我们同时也在做些试验,也为未来的用户做些准备,无线的信号通过有线的信号深入到家庭,往往室内的深度覆盖是非常困难,如果简单地提高功率对于投资也不利,能不能把无线信号既不影响有线网络,又把信号深入到家庭,家庭里面可以出现新的手持终端,能够在家里稳定接受,技术上面是成功的,业务上面大家再探讨。地面做了,公交做了,高铁能不能做?这对我们的挑战是非常大范围的移动,隧道暗区用无线覆盖,机顶盒可以进行无线连接,这个技术也成熟了,能够在空白屏幕里面形成一个简单的双向,不会做到3G4G5G这么发达,但是也会有50D。
在线留言
|